阅读历史 |

第 34 章 王啊(2 / 2)

加入书签

阿政将羊奶递给他,“下雪了,披衣随我去看雪。”

琇堂接过自己超爱的加了茶的羊奶,在他腿上哈哈大笑,“好。廊下,廊下”

一派少年无忧无愁。

次日。

琇莹与阿政出来时已至正午,晚上用来表演的台子已经被那群少年人搭好了。

他们经过了琇莹几月的喂养,基本上每个人已经长得比以前都高壮了些。

又值备战期,秦人家中少男丁,留村的大部分都是老幼妇孺,这些人平常训练完,一般就三五成群的主动帮村民们挑水,导致村民也爱这群小伙爱得不行,啥吃的都给他们。

当然琇莹和阿政是最受他们喜爱的崽这个事实毋需质疑。

琇莹坐在台上吃旁边切菜的村民给的枣干,一边看着李期悄咪咪的凑近兄长身边,一边晃荡着双腿。

阿政笑看着恭敬向他行礼的李斯,目光中带着戏谑,掩饰了他眸中深藏的审视。

“尔来何为

() ?”年少的秦王向他问出了第一句话。

三个月的等待值得,数次的行礼向前值得。

李斯掩住狂喜的心,拜得更深,“西向来秦,欲与大王共吞天下。”

阿政轻笑,招手唤正吃枣的琇莹,“稚子幼龄,受质于人,谈何天下?”

琇莹起身立在他身后,手中玩着自己的羽箭,似乎对他们的谈话不感兴趣。

但李斯知道,如果回答不出这位秦王的问题,或者秦王政对他的想法不感兴趣的话,他手中的箭会直插他的心口。

琇莹公子的箭术,这些天他早有耳闻。

其实死亡的危胁并不让他害怕,真正让他害怕的是他身前微笑的少年秦王,他的眼睛似乎要将他看穿,他听见那位王道,“尔不想着逃出我幼弟手掌,去吕相门前贺拜,三月内反近我这一稚子,想必所求甚多。”

李斯不敢直视这位王,他只盯着他玄色绣着乘云纹的鞋面,抱拳行礼道,“斯所求为三,一为高位,二为厚禄,三为青史留名。”他说的是实话。

阿政很满意他的坦率,笑意深了些,“你若有大才,上述所求吕相皆可予。”

琇莹也笑得可爱,露出了一颗小虎牙,“除非你是个庸材。而我兄长也不喜欢庸材。”

阿政看了琇莹一眼,道了一句“善。”。

李斯的心几乎不跳了,但是他此时头脑却愈发冷静。

他面上表情不变,“吕相可以给斯前两者,可唯有大王可以让斯名留史册。”

吕不韦身后根系已经僵化,各部分利益已经分配好了。他甚至连名利可能都得不到。

阿政不言,示意他接着说。

“斯观此天下,周朝卑弱衰微,诸侯之间互相兼并。秦国强于列国,①可吕相他只顾偏安一隅,不想直接消灭六国,这无异于停滞秦的脚步,等待六国的再次合围。”

他其实说的很有道理,秦在这一年己经恢复了些许生机,吕不韦应迅速收割一波六国,为秦国回血。

可他最近确实只是一昧的保守,向后退。

他似乎是老了。

而阿政是正值新生,且据李斯这些天的观察,这位王虽年少,可志向远大,性情沉静内敛,胸有沟壑。

这位王敌不过正有颓势的吕不韦吗?

所以于理性言,李斯从一开始便要追随这位王,见了他之后,于情于理,他都应追随这位王。

阿政正色了些许,“先生,请。”

李斯擦了一把额间的汗,琇莹上前为他和阿政打开了屋门,对李斯做出了欢迎的姿态。

李斯深躬回礼,知道自己这一关是过了。

这位王确实将他当成名士对待,他与他跪坐席两边,琇莹在案侧亲自为他俩烹茶。

阿政在茶水的咕噜声中,向他问策,“以我曾大父之势,何以不可东并六国,时也,命也?”②

琇莹用长勺为二人增满碧色茶汤,之后便正襟跪坐,听二人说话。

李斯摇头,“非命也,时也,时机未成熟罢了。我常闻秦穆公称霸天下,但最后却未东出,原因在于诸侯的人数还多,周朝的德望也没有衰落,因此五霸交替兴起,相继推尊周朝。自从秦孝公以来,周朝卑弱衰微,诸侯之间互相兼并,至襄王时,诸国之间秦独横强,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六国合纵仍有抗秦之力,故襄王遗恨。”③

阿政点头,“依公之见,秦当何为,寡人何为?”

李斯敛袖长拜,“大王,时机已到了。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像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足以扫平诸侯,成就帝业,使天下统一。倘若现在懈怠而不抓紧此事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又订立合纵的盟约,便再也不能吞并它们了。”④

听他接着道,“斯望王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韩赵互为唇齿,缺一则东出再无顾忌。”

阿政回拜,“先生可愿做政的郎官?同政把臂同游。”

李斯暗自松下提着的这口气,朗声道,“陪大王观此天下,斯之大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