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5 章 大秦土匪头子(1 / 2)

加入书签

吹牛的时候被顶头上司撞见了,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社死的情况。

李信整个人傻在那里,深感喝酒误事。

偏偏这个时候,促狭的长公子还煞有介事地点头附和:

“不错,李将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想必南郑公与狄道侯得知之后也会欣慰非常。父亲在咸阳对许多前线细节不甚了解,李将军不如再多说一说,譬如你是怎么单枪匹马在关隘下挑衅赵国将领的。”

李信:……

李信欲哭无泪,他可不敢继续吹下去了,长公子害他!

他赶紧起身告罪:

“公子说笑了,信不过无名小卒,哪来那么多可以说道的事迹。还请王上与公子原谅信的酒后失言,莫要再提了。”

另外几位将领也纷纷附和,颇有兄弟义气地帮忙打圆场。要是真让小年轻吹嘘给王上和公子听,这小子接下来几个月怕是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了。

扶苏不置可否,只笑吟吟地将视线落在了他们那一桌上。

桌上摆着许多空酒壶,显然喝了不少。

几人:糟糕!忘了自己刚刚在喝酒了!

好的,现在的局面从李信吹牛被抓包,变成了他们集体喝酒被抓包。原本还有心思看李信笑话的其余人全都垂头丧气起来,活像个难得逃课还被夫子抓住了的好学生。

就很丢人。

扶苏欣赏够了他们的窘态,这才转头对父亲说道:

“几位将军难得松快一二,不如准他们坐下接着喝吧?”

秦王政微微颔首:

“可。”

将军们:……不了不了,当着二位的面我们一口酒都喝不下去啊!

可是王上都发话让他们坐下喝酒了,总不能不识好歹地拒绝吧。几人重新坐下来,脸上还得撑起受宠若惊的笑容,十分辛酸。

扶苏冲父亲眨眨眼,示意他去看将军们的反应。

秦王政的目光从众人有苦说不出的表情上一扫而过,愉悦地勾了勾唇角。

捉弄人确实不太厚道,但着实有趣。

不过此举只能偶尔为之,毕竟是劳苦功高的大秦肱股之臣,不可总是戏耍他们。

扶苏顺从地点头答应下来,就是答应得太快,总让秦王政觉得儿子又是积极认错死不悔改。

罢了,回头多给将军们一些赏赐权作慰藉吧。

秦王政父子在邯郸逛了几天,正事那是一件都没做,纯粹散心来的。幸好秦王不是单独一人来的咸阳,还带来了即将分派给邯郸郡的大小官吏。

新郡守上岗,没让王老将军多费什么心思,很快就接过了事务的处理。邯郸郡上下很快就运转起来,开始推行秦国的政令。

赵人自然是很不适应的,尤其他们还居住在赵国腹地,日常没有经历过太多苦日子。一下子让庶民遵守严格的秦法,简直是强人所难。

秦赵本就有世仇,秦法激化了这个矛盾,想要让赵

国归心,难度极大。

这件事急不来,只能用时间一点点消磨掉赵人的抗拒心理。

扶苏能做的也不过是利用商业手段让利于民,给庶民一点甜头,把他们拉上贼船。

只有秦国来了,庶民才有获取利润的机会。为了自身利益,赵国黎庶只能选择接受秦国的管束。

这是赵国给不了他们的。

而且秦法虽然比较严格,却也用明确的律法保障了所有人的利益。哪怕秦法里同样有贵族犯罪惩罚比庶民更轻的规定,也比赵国那种律法混乱、庶民被贵族打死都是白死要好得多。

在赵国,你想要贵族按律受罚?想得美,即便赵国有这样的律令,也根本执行不下去。

严苛的秦法约束的不仅是庶民,更是贵族。

指望一下子就过渡到贵族与庶民地位平等太不现实了,黔首们也没指望过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贵族能受罚,对黔首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

但,庶民苦日子过惯了,自然能很快习惯新的律法。贵族却不行,所以他们沉迷复国。

秦律推行下去之后,各地的小贵族立刻收拾细软举族搬迁。

赵地是待不下去了,他们要去齐国。

郦食其受扶苏的安排刚学完了张仪的手书,即将赶赴齐国。这群人过去就是自投罗网,秦军于是没有阻拦。

不过小贵族数量太多了,指望齐王全部杀光不太现实。

秦王政对扶苏说道:

“郦食其想要获取齐王信任并不容易,后胜会因地位受到威胁,排挤他的。()”

“⒑[()]⒑『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后胜的手段可不如郭开,郭开灭赵不单纯是为了拿钱,人家有更长远的考量。

后胜有什么?他什么都没有。

灭齐之战打响后,他才惊觉自己收的贿赂是个烫手山芋。齐国没了他也就没了利用价值,没办法继续过好日子。

所以齐国开始积极抵挡秦军,直到后来发现实在是打不过,才放弃挣扎选择投降。

可这个时候再投降已经晚了,一开始投降还能落个识时务的印象,走投无路的投降没有任何价值。

因而最终后胜和齐王建都没什么好下场。

若换了郭开,郦食其抵达的第一时间就会意识到威胁,暗中打压这位秦国来使。但后胜嘛,他是玩不过郦食其的,不足为虑。

秦王政赞同了儿子的分析,不过还是提

() 醒了一句:

“只是郦食其毕竟是后来者,恐怕很难彻底取代后胜的地位。若要说服齐王杀死太多贵族,在后胜的阻挠下很难成功。()”

“⒕()⒕『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杀鸡儆猴这件事上辈子的始皇一直在做,可惜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没有彻底打灭那群旧贵族的心气,他们总觉得被杀的义士失败了,不影响自己下一次成功。

光杀人不诛心,杀再多也没用,反而容易激起民愤。那群贵族一扯着这件事卖惨博同情,立刻就得到了不少旧地庶民的响应。

所幸那时扶苏的怀柔政策初见成效,被鼓动的庶民只有各国腹地的一小部分。

扶苏展开自己写的卷册,一一同父亲分析起来。

父亲对这些旧贵族的了解不够深入,才会走入只要杀得够多就能震慑得他们不敢妄动的误区。

无妨,这些疏漏自己都能替父亲补上。等父亲了解了全貌,以他的雄才大略,收拾旧贵还不是手到擒来?

“贵族表面看来是依仗出身才能高人一等,但出身只在面对黔首时才具有效力。若双方同为贵族,另一方就不一定买账了。”

贵族之间看中祖上的荣光和个人的本事,如果你祖上没什么出彩的人物,哪怕你是贵族,大家也懒得搭理你。

而且祖上显赫也不见得好用,周天子出身够显赫吧?你看现在还有人搭理他吗?像曲阜孔氏那样能一直吃先祖老底的,毕竟是少数。

贵族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

如果你本人没有优秀到让人忽略你的家世,那你还能依靠什么呢?自然是金银财帛这类的身外之物了。

秦王政恍然:

“贵族可以逃亡齐国,却须得将财帛和仆从留下。”

让那个他们带着钱和人去齐国继续当人上人,想都别想。没了钱和人傍身,他们就只剩个出身了。

战国时期大家还算淳朴,你说自己出身哪个大家,很多人不会怀疑你在吹牛,还是会选择相信的。

可是如果你吹牛的时候身边连钱财和家仆都没有一个,那再好骗的人都得在心里打个问号。毕竟当前时代,这些东西就是辨别一个人出身的重要凭证。

先不谈养尊处优、身无分文的贵族能不能活着抵达齐国,就算他们到了地方、也想法子让人信了他们是值得

() 投资的贵族,

一直寄人篱下也翻不出风浪。

上辈子某些旧贵们能肆无忌惮,

仰仗得不就是家资和仆从都没受太多损失吗?有钱有人,可不就有造反的底气了,毕竟不用为生计奔波呀。

扶苏认为父亲的手段还是太柔和了。

贵族都说杀就直接杀了,还不如干脆点,走到哪儿把哪儿的贵族抄家了呢。同样都是令人诟病的行为,好歹后者还能捞到好处。

扶苏微笑着说出魔鬼发言:

“贵族搜刮民脂民膏,导致黎庶苦不堪言。不如取其一半家产分发给庶民,其余的充归府库,以后用于改善民生。”

——他们大秦可没有当强盗抢人家财,弄来的钱都用在庶民身上了。

别管庶民信不信剩下那一半钱也会用到他们身上,反正发下来的那一半是实打实的。钱都到手了,谁也不清白,那大家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了。

秦王政微微皱眉。

不过转念一想,原本不抄家也拿不到那些钱财,发给庶民就发给庶民吧。收买人心他也不是不会,舍小钱换大利,这笔买卖不亏。

其实秦王政以前也做过抄家贵族的事情,不过那会儿家产基本都被送入咸阳填充国库了。而且他这么做不是特意去做的,没有丧心病狂到所有贵族都不放过的地步。

贵族这种东西狡兔三窟,不重点盯着,不知道能转移走多少财产来。扶苏觉得那都是他大秦的国库收入,绝对不能让贵族拿走一分一毫。

什么?你说那是贵族的私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他是秦皇,天下九州都是他的,天下的钱也是他的。他要把自己的钱分给庶民,有什么问题吗?

正好趁着如今秦军还在赵地陆续平定各地的反抗,赶紧把事情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