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6章 第 436 章(1 / 2)

加入书签

身为太子的朱厚照上完半天的课,只觉南京翰林院的授课水平和王鏊他们也差不多。

不过想想也对,都是侍读学士给他读几遍课文,再由侍讲学士给他讲解一下相关内容,再有才华的老师也没法在这种授课模式下玩出花来。

而且别看杨碧川现在被安排来南京养老了,当年人也是个榜眼来着,科举能拿全国第二的水平!

要不然也没法掌管整个翰林院。

朱厚照虽与杨碧川他们不甚相熟,但在讲学结束以后还是邀请诸位学士坐下来吃吃茶点聊聊天。这是文哥儿当初建议他做的事,说是可以趁着吃吃喝喝的机会多向老师们讨教,这些年朱厚照在东宫都是这么干的。

面对这样的礼遇,杨碧川他们这些代课老师自然十分受用。

当初程敏政他们在东宫授课时被朱祐樘邀请着吃些瓜果点心,还曾特意写文章纪念一下!如今太子待他们也是这般亲厚,想来他们这位太子将来也是脾气不错的君王。

虽说他们只是短暂地代几个月课,可有这么一重关系以后也能写进履历里吹嘘一下!

气氛就这么其乐融融地进行到饭点,朱厚照想起文哥儿他们也住在东宫,便让人去把文哥儿他们也喊过来一起用午膳。结果吧,听命而去的小内侍很快回来了,支支吾吾地向朱厚照禀报说文哥儿等人一大早就出宫去了。

朱厚照不敢置信地睁大眼,完全没想到自己在东宫老老实实上课,文哥儿居然背着他跑出去玩耍了!

朱厚照很有些气闷,不过还是留杨碧川他们在东宫吃了顿饭。等杨碧川一行人都走了,朱厚照才气呼呼地让人去看看文哥儿去了哪儿。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文哥儿一点撇下小老板出去玩的罪恶感都没有。他在南京国子监吃饱喝足,又和学官们约好休沐日借个地方搞新社聚会,才溜达回东宫去。

结果才刚回去,就听准锦衣卫苗子杨玉悄悄给他通风报信,说是太子知道他出去玩了,眼下正在生闷气。

文哥儿向来是不怕朱厚照生气的,从他入宫讲学的第一天开始就爱以看小猪崽子炸毛为乐。他略一思索,便知道朱厚照在气什么。

文哥儿溜达去找朱厚照谈心。

朱厚照已经知晓文哥儿一大早跑出去逛吃逛吃,接着还跑南京国子监蹭了顿饭。他这个太子还在上课,文哥儿居然在外面逍遥自在!

朱厚照不满地瞪着优哉游哉过来见自己的文哥儿。

文哥儿一本正经地给朱厚照解释起来,说自己是勤勤恳恳地出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下回可以直接带他去尝鲜!这不,他已经跟南京国子监那边约好了,等到休沐日便去那边搞个新社聚会。

文哥儿愉快地把高帽给朱厚照戴上:“殿下可是我们新社的中流砥柱,到时候肯定会去的吧?”

朱厚照哼了一声,不是很信文哥儿说的话。这家伙就是撇下他自己跑出去玩,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即便对文哥儿的行为很是不满,朱厚照还是很喜欢热闹的,最终还是应下了文哥儿的邀约,准备到时候跟文哥儿一起去南京国子监玩耍。

文哥儿把早上打听来的金陵名胜和朱厚照分享:“下午我们去报恩寺那边逛逛。”

他顺嘴和朱厚照介绍起报恩寺旁的雨花台,说是那雨花泉泡的茶,陆游喝了都说好。

至今仍有不少人说起陆游在雨花台品茗的南宋往事!

既然朱厚照这位太子都来了南京,肯定要多出去走走,了解一下江南特产和江南名胜古迹。最好能多留下点“太子来了都说好”的传奇故事,说不定几十上百年后江南就涌现许多御口夸赞的百年老店呢?

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朱厚照这个太子为自家的东西代言一下很合理吧?

像他三先生李东阳来南京可是一直从过长江写到登报恩塔上,兢兢业业地把去过的地方全夸一遍。瞧瞧人家这浓浓的文人责任感,他不成文坛领袖谁成文坛领袖?!

朱厚照嘟囔:“孤不爱写诗。”

文哥儿笑道:“殿下不爱写诗不要紧,不是有德涵他们在吗?”庶吉士们本来就是要交功课的,带上他们来南京就是要把他们的笔杆子用起来!文哥儿继续给朱厚照介绍,“听说那一带书船云集,我们可以买到江南各个书房刻印的各种新书。”

朱厚照奇道:“书船是什么?”

文哥儿道:“就是装着书到处售卖的船。”

江南水乡这个称呼不是凭空得来的,江南水网之密集是其他地方难以想象的,所以江南各地舟船往来不断,不少书坊主把船只改造成流动的书肆沿着水路到处卖书。

更重要的是,大明有三个刻书之风最盛的地方,吴、越、闽。

也就是说除了隔壁疯狂印书的福建以外,刻书最多的就是江南一带。

货源充足、水路又便捷,可不就让江南的书船文化十分繁盛吗?许多读书人都爱在买来的书上记录“某年某月购于某某书船”。

连兜里没什么余钱的穷书生,遇上有书船到县里卖书的时候都会忍不住跑去逛一圈。哪怕买不起也能蹭着看上几页!

朱厚照是没见过书船的,听文哥儿这么一说也期待不已,立刻说道:“那我们这就去看看!”

文哥儿向来活力充沛,刚从外面回来也不嫌累,让朱厚照换上寻常百姓的衣着一起出宫溜达去。

受邀同行的还有杨慎和何景明,他们年纪比较小,四人结伴同行就是最普通的同龄书生结伴出去逛书市。

朱厚照第一次作小书生打扮,只觉新鲜得很。他甚至还带了把折扇出门,上头有张灵画的扇面以及文哥儿给他题的字,装备可以说是格外齐全了。

眼下还是春末,天气不算太热,连下午都有徐徐凉风拂面而来,文哥儿觉得朱厚照拿折扇这种做法有点傻气。

幸而这在江南倒也不算突兀,因为江南文人带折扇出门本来就不是为了扇风,而是为了秀一秀自家雅致的扇面。

其中苏州书画之风最盛,甚至还会专门把扇面装订成册供人赏玩,像唐寅他们这些吴中才子画的扇面就颇受追捧,甚至有不少扇面佳作流传到后世。

文哥儿也顺手取了把折扇拿在手头把玩,扇上的诗画都是他自己题画的,一看就不怎么值钱,不过他自己自我感觉良好。既然是微服出行,当然别整太贵重的行头!

何况你要是弄什么象牙、白玉当扇骨,再配个价值连城的扇坠,别人只会笑你庸俗。真正的风雅读书人,就要用不值钱的毛竹扇子!

四人相当低调地结伴出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