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7章 第 387 章(1 / 2)

加入书签

比起唐寅这位有名的才子,科举舞弊案涉事考官没多少人关注,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处理得含糊其辞,对谁来说都不太光彩,所以当事人大多不爱提起。

唐寅两人走后,文哥儿坐在那儿犯愁,不知自己的劝告能不能让唐寅他们少去蹚浑水。只可惜他对事情始末的了解也不多,也不晓得唐寅他们到底是怎么卷进舞弊案去的。

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俩钱多又招摇?

文哥儿还没琢磨明白,东宫那边就来人了,说是太子想见他。

来的是老熟人谷大用,他私下给文哥儿提了个醒,说是朱厚照挺不开心的。因为大家都在讨论昨晚那场热闹的演出!

文哥儿休假期间是绝对不会想起大小老板的,一听朱厚照在东宫等着自己,脑仁顿时有点发疼。

这都什么事啊,搞活动喊上皇帝和储君安保强度怎么要增加无数倍。

多不划算!

只是人小老板都派人来找了,你又暂时还不想辞职,当然只能收拾收拾进宫去。

作为一个很有素质的打工人,文哥儿只是在心里嘀咕几句“这个老板不是人”之类的话,面上仍是和往常一样笑着跟谷大用边走边叙旧。

到了东宫,文哥儿又瞧见只气鼓鼓的小猪崽子。弄得他都有点犯愁了,老是生气对身体多不好,这猪崽,危!

要是他还没退休大小老板就没了,想想自己这横看竖看都属于“前御前红人”的属性,处境肯定十分危险。

唉,养猪不易,小文叹气。

文哥儿走过去关心道:“殿下怎么了?”

朱厚照很不开心,大家都在聊昨天的演出,李东阳他们还写了诗文,就他没有看!

他算是知道了,只要不是职责所在,文哥儿平时要做什么、要玩什么便不会算他一份!

朱厚照气呼呼地说道:“你弄的那什么演出,为什么不带孤去看!”

文哥儿抬手揉了揉那仿佛气得直冒烟的龙脑壳,不疾不徐地解释道:“人那么多的地方,当然不会带小孩儿过去。你看我不是连我弟弟妹妹都没带去吗?”

“许多跟我玩得好的朋友大多也没能去看,因为这是我们西北开发计划的一部分,不是我拿来搞朋友聚会的场合。”

“如果我只是想邀朋友一起热闹热闹,何必费心费力联合那么多人筹备这场演出?”

文哥儿信口忽悠起边听边哼哼唧唧的小猪崽子:“真正的朋友,闲暇时我提几条腊肉,他拔几棵芹菜,你再弄来一小包茶叶,坐下来就能吃吃喝喝欢畅半天,哪里需要那么大费周章呢?”

朱厚照听着听着气就消了大半,他对号入座了一下,他们就是随便坐着聊聊都很开心的真朋友没错了!

想到文哥儿确实只邀请了李东阳他们,平时和文哥儿玩得好的杨慎等人都没过去,就算去了也是忙前忙后帮着干活,所以这确实不算是文哥儿不带他玩。

朱厚照不由问:“这样做就行了吗?”

只要让大家都知道河西走廊和敦煌,难道就可以开发西北了?

文哥儿道:“当然不是,孔圣人说过治理地方的几个步骤,首先吧,要让人多起来,接着是要让人富起来,人多了也富了

,就得着手搞好教育工作了。现在我们连第一步都没做成,谈什么‘这样就行了’?只能说是刚刚起了个头。”

不管是给政策倾斜还是搞招商引资项目,都是为了吸引人去西北。

自古以来移民实边就是边防政策,秦汉时期都是把商贾和百姓强行安排去边境,实打实地用数十万百姓筑成血肉长城——你家就在这里,你不豁出命去保家卫国你家就没啦!

所以说,有人的边防线才是最好的边防线。

至少在冷兵器战争时期是这样。

只是人都向往安定美好的生活,没有人喜欢生活在随时有外敌过境抢掠的地方。比起那又缺水又危险重重的西北,人们还是更喜欢生活在富饶的江南地区,常年雨水充足,种什么作物都容易长。

明朝的执政方式也注定了皇帝不可能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大手一挥直接把几十万户人迁到边境去。

毕竟现在的皇帝没有这么权威,现在百姓也没有那么听话。

更何况哪个地方没出几个官?这些官谁愿意把自己老家直接刨了?

反对的声音多了,事情就办不成了,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目前这些边境摩擦比较多的地区基本只剩下军屯和稀少的原住民。

明代的移民实边政策基本靠军户来落实。

军户吃了最多的苦头、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到头来朝廷还会当成负累,每年都要拎出来批判一下养这么多军户花了多少多少钱。

于是军户越发被人瞧不起。

想要西北真正发展起来,就得让别的地方能住的宽敞舒适的好房子他们也能住,别的地方能买到的好东西他们也能买到,别的地方能拥有的教育条件他们也会拥有。可那太难了,他们目前只能先一点点地把短板补起来。

至少得做到不缺衣少食!

朱厚照听到文哥儿提起秦始皇汉武帝他们一声令下,几十万户人家立马全部撵到北边去落实移民实边政策,很有些心神激荡。等文哥儿说不能效仿,他才郁闷地道:“好难。”

怎么感觉做什么事都好难!

文哥儿笑道:“做事不难,想把事情做好才难。其实当年太宗皇帝迁都北京来了个‘天子守国门’,便是最好的边防政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