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0 章 文学和文化影响力21(1 / 2)

加入书签

【清朝女性的诗歌已经出现了许多劳动场面,比起曾经唐朝贵族女性的生活,更加贴近现实。】

天幕放出一些清朝女性所写的农事诗词:

顾太清的《蚕妇吟》和《采菱歌》,清代高景芳的《渔父》,《输租行》,王倩的《赠村女二首·汲水舂粮气力微》,毛秀惠的《戽水谣》,陆瞻云《蚕耕谣二首》,印白兰的《初夏》是首简短的农事即景诗,朱景素的《樵夫词》等等。

相比前朝女性识字都很少的年代,看起来已经好很多。

这也让朱元璋的脸色黑沉。

那蛮夷满清,会写农事诗词的女子竟然比明朝多?

这一列举的竟然这么多,尤其是一些诗词比自己的废物儿子们写得还好,让朱元璋又想骂儿子了。

【从上古三代到清末,大约百分之七十的现存女性著作都是清代的,而这些著作大约九成都是诗歌。】

【据王英志统计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明清两代就有诗人三千七百五十余人,占中国古代女性作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清代女诗人约三千五百余家”。】

弘历又开始飘了:“朕就说大清人才无双,连才女也比前朝多。”

就算比不过西方,比前朝厉害,还是说明他们统治有方嘛。

但是内心到底是怎么想得,等天幕一结束,弘历的头脑冷静下来,肯定就不是这个心态了。

【除此之外,还有少量能作文的是经义和八股文,比如乾隆时期的天长人陈士擅长诗歌和书法,据说还能作八股文,但是只有一首诗作流传下来。】

【还有部分作学术笔记的,基本上都是出身文化世家、在家人的许可和支持下才得以创作。】

天幕再次列出一些作品:

钱仪吉之妻陈尔士的《听松楼遗稿》,是教授经学笔记;

安徽怀宁人马延淑,年二十卒,其《马孝女遗集》为其所著经学、史学、日记、医学、画学等杂作,今存。

浙江仁和钱芸吉《七巧八分图》也是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虽然也由多人参与,但这种考据之作在女性作者中是罕见的。此书由其兄钱辰吉会订,夫王其沅参定,女王念慈编绘,子王念森、王念世校刊。图有六书、星象、人事、礼制、乐舞、文房、武备、衣饰、舟车、陈设、器皿、宫室等16类数百图,王其沅有补遗。

还有清末萧道管著有《列女传集解》10卷、《说文重文管见》1卷、《萧闲堂札记》4卷、《然脂新话》3卷,都是学术笔记,今皆未见,也就是说现在还是失传了。

嘉庆年间,浙江仁和孙荪意,所作《衔蝉小录》,卷一纪原、名类,卷二征验,卷三事典,卷四神异、果报,卷五托喻、别录,卷六艺文,卷七诗,卷八词、诗话、散藻、集对,共分14目。这是极稀有的女性笔记之作,内容分类上与男作家的笔记之作几无区别。

清初张令仪,是大学士张英、姚含章三女,由张英闲暇时亲自

教授。张令仪著有《蠹窗诗集》14卷、《蠹窗二集》6卷,其中《蠹窗诗集》就有古近体诗1025首、词98首、古文12篇,已经是女子中难得的高产。

【但是除了这些少数出众的,不一样的,大部分识字的知识女性,写作的文章还是“女则学”。】

【比如苏完瓜尔佳籛年辑著《女子家庭模范》,分为十章:一孝亲,二孝伯叔,三事兄嫂,四勤针凿,五学烹饪,六学理,七待奴仆,八教儿女,九处闺之道,十为妇之道。后附有阃德正轨、胎教要言。】

【这样的作品不是孤例,是当时的大部分。】

苏完瓜尔佳被说得面红耳赤。

曾经她写出这本书的确被人夸赞,自己也颇为得意,可是对比天幕放出的那一系列精彩的女性小说,再看自己的作品,顿时觉得差了一大截。

她仿佛还在拾人牙慧,写着前人写过的女则学,一点也没有长进。

【对比班昭的女则,几千年来,如同儒家没进步一样,女学也没进步。】

【这些言论别说对后世,哪怕是当时的女子也不一定有用。比如民间的女子,有几个家庭需要待奴仆?有几个家庭有条件去让女子学“理”?平民一样需要为了生计奔波。贫贱夫妻百事哀,如果吃饭都吃不饱,哪个妇人有条件谈什么女学。】

【底层女性根本没机会识字学习,而有条件的知识女性在不断地驯化其他女子,一代代的压迫着,一代代的自我驯化。】

这样的驯化,甚至在大清灭亡几百年的现代依然存在,让咕咕觉得非常可悲。

而她语气中的悲凉,也让天幕下的古代女子感受到了自己身上不由自己把握的命运。

她们的读书识字权力从来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有些女子明明也可以纺织布匹、劳作挣钱,但是那些钱就如同女子自身的命运,一辈子都在“牺牲”,最终也牺牲地用在了家里,用在了丈夫、孩子的身上,唯独用在自己身上属于浪费钱。

“我也想读书识字,我不要求太多,能识字就好。如果能识字,我能给娘家的爹娘写一封信回去就好了……”明朝时期,远嫁他乡的女子想起父母,就是一阵阵悲伤。因为距离遥远,还有孩子,她已经好多年没有见到爹娘了。

“我若是有机会识字,有机会带我女儿识字,怎么也得学学算账,免得总是被骗,学那劳什子的女则有啥用。”因为住的离城市近,做着小本生意的农妇一说就来气。

“我上个月去酒楼卖鸡,人家说一个月结账一次,我每次去卖多少只就给我记多少,还跟我签了契约。我寻思是大酒楼也不会欺骗我这种穷人家,不识字也不打紧,还按了手印。等到了月底,我分明记得他根本没给钱,他偏说他给我下了一半定金,只肯给一半的钱。找别人看都说契约上就是说已经给了一半定金,还有我的手印,可是我根本不知道上面写了啥!”

农妇一想起自己辛辛苦苦养肥的鸡最后被骗走一半就憋屈:“可恨我不识字,不然我那至于上当受骗!

“不知道去哪里弄些书本来。”越听天幕说,女子越发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都有了识字的动力,开始打探起来。

而在京城的世家大族中,正有一批女子聚集在一起商量事情。

“写女则学毫无用处,真要教育女子,还不如把那些简单的诗词做成便宜的识字读本,给民间的女子免费发,可以教她们识字。”

“免费发放的东西人都不会重视,得出钱,哪怕便宜点也得出。”

“没错,纸张不必太好,也不必太精致,免得有钱人家去抢。糙一点便宜一点,给普通人够用就行。”

一边说,她们一边搬来自己的书籍,一边听天幕一边开始翻自己当年学习时的笔记,找最适合女子学习认字的诗词。

而这样的景象不止出现在这一家,在许多大家族中,女子们被关在深宅大院,学习了识字写作也没什么用处,现在看到民间许多疲于生计的女子更需要识字,终于开始迈出了自己的行动。

哪怕她们能做出来的书可能不多,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积少成多,总有贫家女子受益,有一个个家庭得到拯救。

【西方传统的英雄救美是不断地“救赎”,女性永远是尖叫、恐惧然后等待被救;】

【东方传统的女性典范是在不断地“牺牲”,为了救父牺牲,为了救儿牺牲,为了给父亲、丈夫复仇牺牲。】

天幕放出一段段影视片的剪辑对比。

西方英雄式影视剧里,女性遇到危险,仿佛只会逃跑、尖叫,哪怕高智商的女性角色也可能只是反派,而且还可能是一个恋爱脑反派——总之一定要跟男人扯上关系。

最后,是男性英雄从天而降,带来拯救或者救赎,女性眼神钦佩地送上热吻:哦,你是我的英雄!

东方影视剧里,女性不断地牺牲。为了不给丈夫戴绿帽子自杀,为了不连累儿子背负不孝的名声自杀,为了给父亲复仇赴死,为了拯救丈夫或者儿子赴死——总之还是得跟男人扯上关系,还得是心甘情愿的付出。

最后,是女性倒在血泊中、或者跳下山崖,眼神痴情地看向某个男人,用眼神坚定地告诉他:我不悔!

.

一个个打扮的奇形怪状的英雄以奇怪的方式从天而降,看得古人瞪大眼睛。

“这些英雄,真得是人吗?”

“我知道洋人长得跟咱们不一样,但是只听说过红毛绿眼,没听说过全身红皮肤还会吐丝啊?”

“那全身黑的,蝙蝠成精?蝙蝠精也能算英雄?”

……

民间百姓看得大为震撼,而有识之士同样震撼,但震撼的是另一方面。

“西洋人的房子这么高!这得有多少层,十几层了吧!”

“他们难道家家户户都有琉璃瓦?这得多费钱!”

“那街道上跑的马车不像马车的是什么车?长长的怎么看着像地里的蚯蚓,还有触须?”

……

只有亲眼看到

,直观地感受,才能看到两个社会的差距有多大。

男人们痴迷看英雄,天幕再如何说女性不易,自己不曾亲身感受是不会有太大触动的,只有女性,看着一个个女性的鲜血和死亡,看着一次次处于被动地位的女性,忍不住想到自己。

自己是不是也被这么粗暴地归类在只能牺牲和被拯救的地位?

可是自己真的有过被拯救吗?

从来都是女子为男子牺牲,那自己遇到危险时,会有谁为自己牺牲吗?

【其实本质上,女性的命运依然是在被安排,但是女性可以自己争取。】

【西方女性的受教育权是女性自己争取的,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纺织女工们发起示威游行,争取了第一批的成人夜校,白天上班,晚上学习;此后依然是女性开始开办学校,还有各种女校,是女性自己争取而来的受教育权;】

【华夏的近现代依然如此,女性的受教育权和政治权力是女性自己争取来的,就连西方女性穿裤子不是只能穿裙子、华夏女子可以自由剪头发的权力都是自己争取而来。】

在西方19世纪以前,西方甚至有“女性不允许穿裤子”的法律,当时的服装规范是“男穿裤,女穿裙”,而且遇到战争需要,男性还会穿紧身袜来便于活动。

女性不能穿裤子,理由是避免露出腿部曲线诱惑男性,会伤风败俗。

19世纪末,自行车诞生后受到一致欢迎,男女都喜欢,且便于行动。

但是长裙骑自行车不但不方便,还可能卷入车轮造成事故,女子艾米莉亚·布卢默最先推出非常实用的灯笼裤时候,却因其惊世骇俗、有碍观瞻而遭到人们的声讨。

在美国军队中,女性军医玛丽·爱德华·沃克为了便于工作,穿男士裤装骑自行车来往,结果却因为穿裤子被逮捕。

虽然最后美国国会经过激烈讨论,允许这位医术精湛立过许多功劳的女军医在工作中穿裤装,但是还是感到讽刺——欧洲的贵族男性其实也会穿裙子,但是并不会遭受逮捕。男性想穿什么都是自由的,女性为了方便仅仅是穿一次裤子立刻被逮捕。

此后不断有好莱坞明星试图挑战,比如巨星玛琳·黛德丽叛逆地把裤子穿上大银幕,还因穿着裤装逛街被美国警察逮捕。在众多女权人士的联合游行抗议下,玛琳·黛德丽才最终获释。著名设计师香奈儿也曾设计宽松裤装推广给女性,却最终只能在本身就有特权的上层阶级流行。

一直到二战之后,因为男性在前面打仗,女性在后方进工厂造军备和补给,为了便于劳动,才允许自由穿裤子。

——因为需要女性的劳动力,女性才得到了穿裤子自由。

.

天幕讲过民国女性争取剪头发的权力,还说过民国女学生因为剪头发被逐出校园的事,古人已经能接受后世的发型与现在不一样,都还接受良好。

但是在看到西方不允许女性穿裤子,只能穿大到夸张的裙子,再次被震惊。

这西方人太奇葩了,竟然不允许女人穿裤子???那她们里面穿什么?”()

还有人联想到了中世纪糟糕的卫生环境,表情诡异:“这裙子这么长,走在路上扫到粪便怎么办?”

㈩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吗?请记住[]的域名[()]㈩『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顿时大家齐齐沉默了。

一会儿有人咳嗽一声,转移了话题:“我们的女性也可以穿男装,还是华夏好。”

有女子反问:“我们可以自由剪头发吗?”

“天幕类比的就是剪头发。”年长一些的老妇人道,“而且男人可以天热时撩起袖子,女人穿半臂也有人嘲讽。”

说话的年轻女子连连点头,可不,她夏天穿半臂就被家里长辈说伤风败俗,可若是不能穿,又为何会有?

“武皇在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我娘说那时洛阳的夏天,满大街都是穿半臂襦裙的,颜色都鲜艳的很,一眼看过去跟牡丹花盛开似的……”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沉默了。

何止是武周朝,安史之乱之前,唐风开放,对女子服饰的要求也宽泛,长安、洛阳两地尤其华丽大胆,从女性的文学修养和妆容打扮都能看出盛世大唐。但是战乱起,国家衰,战争之中最遭殃的就是老弱女子……

哪怕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女性再也回不到曾经的自由开放了。

【或许正因为驯化的太好,哪怕再有才华,也没有跳出局限。让华夏几千年来,没有出现一位女性的大文豪,反而是曾经进入过黑暗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系列写出世界名著的女性大文豪。】

【华夏文明从未断层,诗词曲赋文章兴起的时候,欧美这些国家连文字都还没有!】

【但是,华夏的文明,与女性有什么关系吗?】

天幕做出了华夏文化的辐射圈:

《文心雕龙》、竹林七贤在亚欧都很受欢迎,韩国还出现了本土版的各种七贤组合;

唐诗从东亚的日韩传到欧洲、美洲,李□□、杜甫粉、白居易粉遍布全世界;

唐传奇《霍小玉》、《李娃传》在韩国格外有市场;各种妖魔鬼怪相关的唐传奇在日本不断被改写成为自己本土风格的故事,比如中岛敦的《山月记》取材自唐传奇《人虎传》,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杜子春》取材自唐传奇同名小说《杜子春》等;

苏轼、辛弃疾、李煜、韦庄作为宋词的代表在日本非常受欢迎;

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在日韩非常受欢迎,《红楼梦》传入时间更远对日本影响不深,但是在北欧的瑞典、丹麦意外收获一批红楼粉;

《剪灯新话》、《游仙窟》、《金瓶梅》、《肉/蒲/团》在日本大受欢迎……

各个作品的辐射圈有交叠有重合,有大有小。

但是,没有女性。

所有文学作品的著作者,都是男性。

【华夏文化在往外传播,文化影响力辐射了整个世界,但是,与华夏的女子有什么关系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