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四大文明古国14(1 / 2)

加入书签

【在东西方的交流中,不仅有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样有着军事碰撞】

荆咕的语气一变,背景音乐也变了。

从之前繁荣盛世的铿锵华丽,变得哀哀戚戚。

天幕下尽管还没看到内容,已经预感到不妙了。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发生怛罗斯之战,大唐战败】

【虽然官方上表示,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没有乘胜追击,对大唐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大唐的影响力在周边国家一落千丈】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西域诸国倒向了阿拉伯】

【而这场原本不需要发生的战争,只是因为将领高仙芝的蛮横无理】

【在战争的过程中,突厥还发生了叛变,这也是导致大唐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唐对藩镇、对西域的掌控力,从这时已经开始失控】

李隆基有点慌了。

怎么回事,刚刚不是还夸他开元盛世吗,怎么突然就来掌控力失控了?

而且听起来,还只是个前奏?

【公元755年,即怛罗斯之战大唐战败后的第四年,安史之乱开始】

【安史之乱也标志着,大唐由盛转衰,从此走向末路】

李世民:“都是那李隆基!他怎么回事!”

如果说昏庸皇帝,那怎么打造的开元盛世?

如果说开明皇帝,那又怎么会有安史之乱!

【原本可以快速解决的安史之乱,因为皇室父子夺权,以及皇帝的昏庸拖后腿,足足持续了八年】

【八年内乱,不但导致人口锐减,还导致战后藩镇割据,彻底无法挽回的局面。此后的大唐,不过是苟延残喘】

“陛下,我们的士兵是临时征兵,没有训练过配合不当,只能防守不能出兵!”

高仙芝、封常清在关中受命平叛,但大军都在边关,朝廷刚开始没有军队,只能在关中和洛阳就地招兵,这样根本没有训练的临时兵素质差的根本不能上战场。

但是李隆基不听,还有小人不断地进谗言。

“陛下,高仙芝和封常清必定是有异心!”

李隆基亲小人亲到导致了安史之乱,怎么会突然就清醒。

所以他继续相信,对大将下了无情的击杀令:“杀!”

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大将人头落地。

……

天幕放出的画面,皇帝明显拖后腿。

可悲的是,这并不是第一例,如同每一个王朝末世,朝廷从不缺名臣名将拼命救国,更不缺昏庸无能还尽拖后腿的皇帝。

……

老将哥舒翰临危受命,镇守潼关。

原本守城有余,李隆基却非要让他出城迎敌,哥舒翰苦苦相劝:“陛下,士兵疏于训练,以城池为依,防守为主!”

李隆基恐慌中,还夹杂着被背叛的愤怒,失去理智命令:“出城迎战,必须出!”

副将不忍中,又担心主将的生命,只能偷偷劝道:“将军,您想步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后路吗?”

哥舒翰只能悲愤命令:“出城!”

因平时疏于训练,加上不少士兵是临时征兵,用丝绸财物征来的士兵良莠不齐,掺杂不少无赖地痞,根本算不上训练有素的军队。

在城内防守还有依靠能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一旦出城,面对着准备多年兵强马壮的叛军,没几个回合,20万唐军大败。

战败的20万唐军士卒争相逃亡,以至于踩踏而死,尸体、伤者堆积在一起,堵塞道路,导致所有人都逃不出去。

最后,主将哥舒翰被生擒,被叛军处斩,李隆基不顾一切,再次逃亡……

【据“中国古代人口记录”显示,大唐天宝14年,安史之乱发生的前一年,唐朝的人口创纪录的达到了5300多万】

【安史之乱战后全国仅存1700万余人,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战争中人口死亡数量超过3600万,人口锐减60!】

李世民刚刚还看得开开心心,听到大唐三百年就觉得不妙,再听到安史之乱,已经愤怒的不能自己。

直到现在人口锐减,直接一口鲜血气得吐出来,身体不受控制地往后栽倒!

大臣们忙成一片:

“陛下,息怒!”

“太医!快传太医!”

关键时刻,还是被叫来前朝一起看天幕的长孙皇后知道丈夫怎么气吐血的,及时抱住了丈夫倒下去的身体,心疼而冷静地说道:

“陛下冷静,先听天幕说说安史之乱怎么形成的,现在避免还来得及。”

太医及时赶到,带了急救丹丸让李世民服下,总算是缓了过来。

“对,朕要冷静。”李世民强撑着身体坐了起来,咬着牙,“朕要好好听听那不肖子孙怎么祸害了三千多万的百姓!”

【为了镇压安史之乱,唐朝在内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调动镇守外藩的节度使,从而导致边疆兵力空虚,国土失守】

【安史之乱后,中央实力大幅度削弱,地方藩镇明显强化,藩镇割据成为常态,动辄发动战争,中央毫无办法】

【安史之乱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将大唐多年累计起来的财富消耗殆尽,人口锐减,国家分崩离析】

【苦苦支撑150年后,农民军起义,大唐彻底覆灭】

李隆基慌了,愤怒地用大吼大叫来掩饰自己的心虚:“安史之乱,是哪个安哪个史!藩镇割据,又是哪几个藩镇!”

“一群逆贼!一群逆贼!”

【李隆基亲自打下的盛世,也由他亲手毁去】

【正如宋朝,皇帝们提倡经商,亲自挣来的钱,又亲自送了出去】

赵匡胤:终于还是来了。

多次愤怒之后,赵匡胤反而平静了下来。

他冷冷地看着赵光义:来,让朕看看你的后代如何能祸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