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三章 工蚁(1 / 2)

加入书签

京都大学的门口前,弥漫着紧张的氛围。聚集在校园门口的大学生同保安组成的人墙,形成了对峙之势。枯树飘落的几片叶子,簌簌地落在地上。寒风从这两拨人群的中间吹过。那些标语、旗帜,隐隐地飘动起来。冬日独有的那种萧索氛围,将现场的肃杀之感更加推上了一个台阶。

虽然大学门口依旧是正常的开放状态,不断有行人进去出来,但在这种场面的压力下,反而显得有几分诡异。

从东大出来的北原和宫川,倒是不怵这种场合。毕竟在东京大学那里,天之骄子很多,形形色色的抗议活动在东大内部并不罕见。举着招牌,打着旗子,乃至于公然裸奔者皆有。不过,这样指名道姓的指责一位副校长倒的确有些鲜见。

这对男女大大方方地往前继续走了进去。保安也没有多加阻拦,只是打量一下,便让他们进入了。这座东洋大学的校区一向是来去自由,除了研究办公区域以外,公众都可以随时在里面游玩观赏。

走入校园,身后学生抗议的喇叭声渐渐地变小。然而,那种肃杀的氛围却反而变得更重了。校园走道里的学生大都行色匆匆,并没有那种二十岁上下,朝阳蓬发的感觉。时不时地就有一队五人左右的保安结队巡逻从身边经过。下午的阳光照射在学校的草坪上,竟有一丝惨白。

似乎是感到了校园内十分不寻常的压抑之感,宫川微微皱着眉头,眼睛打量着校园的各个角落,想要找到一些生机。不断地走走停停,最终宫川在一座教学楼底下,发现了一个历史系的新书研讨会。这研讨会的信息勾起了她同北原在大学创办读书社的回忆,宫川立刻兴奋地拉着北原走入了一楼的教室。

“慢点,不用这么着急。研讨会还没开始呢。”北原笑着说道,微微伸手随即用目光打量了一下贴在教室外面的研讨会海报。

墙壁的海报上展示新印制的书籍叫做《东土巡游遣唐记》。

很显然是一本历史书。

据说是最近史料的新发现。

学者意外地从档案馆内发现了以前一名东洋古代遣唐使的游记。由于是极其重要的一手史料的发现,对于复原过往东洲各国人情风貌,官方交流,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于是京都大学马上就有学者对这本书进行了点校出版。

所谓点校,主要就是添加标点。

进行断句。

毕竟古代汉文句与句之间,并没有标点符号断开,不符合现代的阅读习惯。因此,就需要对古本进行点校。

北原伸手轻轻地拽住了就要往教室内走去的宫川,把她拉了回来,“你不认真看一下外面的海报吗?不然等等连讲的是什么书籍,哪位主讲人都不知道。别到时就干坐在那里,云里雾里,神游天外了。”

宫川被这么一提醒,倒也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随后和北原一起在了走廊,阅读起了海报。

海报的下方是这本古书的点校者介绍——藤村嘉代教授。其系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的东洋史研究学者,是该院的院长,可谓位高权重。

粗看上去,他的履历十分惊人,论文极度高产。其发表论文高达一百七十余篇,以他的研究生涯记,平均下来竟然可以达到一个月一篇的研究程度。这着实有些夸张。因为一篇正常论文仅发表流程就需要将近1年多,算上写作的时间,在一年半内能够发表出来,显然就已经非常不错。

不过,虽然看起来不可能,但现实中倒是的的确 确有这种科研怪人的存在。

海报的侧边则是藤村的头像。他带着一副眼睛,发际线很高,头顶已经秃了大半,一只鹰钩鼻向前挺着,整个人眼神尤其锐利,看起来非常具有进攻性。这种气质倒是与其高产的论文风格相符合。

北原看着这份海报,倒是从中感受到了一点不协调。一位高产论文的学者,在写作必然是带有功利性的。不去追逐热点,不去迎合期刊编辑的喜好,不可能做到如此高产。只要论文撞在了热点上,哪怕研究深度不够,亦往往可以顺利的发表。

这就是高产的秘密。

但问题在于,点校古籍显然不是一种论文发表。

它更像是一种坐冷板凳的行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