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9 章 星夜上山(2 / 2)

加入书签

崔茗憋笑憋

得肩膀直抖,国都城哪位高门大户敢掳走两位医仙,怕是家族前程也就到此为止了。

当然,他们就算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能耐。

崔茗身为女军,进军营第一日就经受了严苛的训练,日积月累积累的身体反应,特别是上过战场后,也因此有了与常人不同的直觉,对能力在自己之上的人有本能地警觉。

但王强不是,他连气息都隐藏得很好,不知道他底细的人,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实力。

王强对崔茗而言,是十分可怕的存在。

就像现在,王强右手抱着一一,左手勾着唐医仙的肩膀,走路也不直,但只要他想动手,一一和唐医仙丧命只在须臾。

崔茗曾经把这种想法告诉崔五娘,没想到她不仅同意,还很庆幸,守门仙王强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皇后望着他们迅速隐入黑暗的身影,松了一口气,幸亏医仙们下山,不然今晚可怎么熬过去?

……

寝殿里,婢女和内侍们在文浩的指点下,准备物品,替润和帝更衣,忙得不可开交。

一刻钟后,昏睡的润和帝被裹得严严实实,先送上步撵,内侍和婢女们轮流换人,努力抬得平稳,送到宫中大路上的马车里。

文浩和白奉御一左一右守在润和帝两旁;魏璋和金吾卫赶车,经过一道又一道宫门,最终自安福门离开永乐宫,再经过一个又一个路口,驶出金光门离开国都城。

出城后沿途都有禁军守护,火把照亮,东宫六率的旅贲军现在就有点不够看了。

离开时马车行经的都是国都城内大路,路面平整,又因为铺了厚软的褥子,缓震效果可以,润和帝呼吸还算平稳,所以文浩没有使用氧气枕。

实在是因为氧气枕使用时间很有限,高流量吸氧只能维持二十分钟,普通流量吸氧大约在一小时,低流量持续吸氧能维持三到四小时。

好钢用在刀刃上,氧气枕用在必要时。

与此同时,文浩打电话给郑院长:“郑院长,我们已经出国都城;修帝陵的工匠们已经带着高强度绳索赶在我们前面出发了。”

“收到,我现在就去找人。”郑院长利落地挂了电话,拿出口袋里的人才统计表,根据上次的记录,用手机摇人。

文浩抬头,就看到呆若木鸡的白奉御,收好手机,非常友好地向他微笑,然后从口袋掏出一块榛子巧克力,一分为二,递过去。

以他的经验,与陌生人友善地分享食物,向来打破僵局的好办法,没有之一;没错,抢救大厅的医护们,没少接受他的投喂。

“……”白奉御望着这乌漆抹黑、但带着奶香和甜味儿的……吃食,既谨慎又犹豫着要不要接,接了吃还是不吃?

文浩用大郢语解释:“这个扛饿还提神。”说完自己先把二分之一塞进嘴里。

白奉御感受到了文浩的真诚,说实话,还没来得及吃晚食就被传到寝殿,确实是饿狠了。

一块榛子巧克力进嘴,白奉御又一次

惊了,

怎么这么香甜好吃?

吃完以后只觉得意犹未尽,

但又不好意思再要。

文浩也饿啊,知道今晚情况紧急别想有打盹的时间,不如趁现在先填饱肚子,这样想着,从背包里掏出巧克力、薯片、奶糖和矿泉水……

白奉御今晚受到的冲击和震撼实在太多,再加上长期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的嗜甜,一块巧克力下肚以后,对文浩的分享照单全收。

边吃边琢磨,飞来医馆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怎么会有这样方便又好吃的东西?

白奉御吃饱喝足以后,精神大振,恭敬地请教:“医仙,您怎么会说我们的官话?”因为文浩打手机的时候,他一个字都听不懂。

但文浩给他吃食时,说的分明就是大郢语。

文浩正色道:“请稍等,该给陛下测量了。”说完,又是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一整套下来,然后再照着安主任的要求,编辑成微信发给他。

医疗暂时告一段落时,马车的颠簸渐渐开始明显,不止他们感觉到了,昏睡的润和帝也皱起眉头、神色有些痛苦。

文浩拿起手机,问安主任:“能不能给一针止痛?”合理怀疑,润和帝应该有慢性疼痛的病症在,而疼痛是最容易导致身体变差的原因之一。

安主任有些迟疑,现在对润和帝的身体评估,全靠自己和文浩的临床经验判断,没有一项有检验科的数据作为支撑,用药的风险也跟着大幅提升。

以防万一,文浩拿着手机转而问白涿:“白奉御,陛下之前有没有伤痛?”

白涿急忙点头:“陛下六次亲征,受了不少伤,四十五以后时常疼痛难当,汤药止疼效果不好,只能给予热敷、针灸……有时能起效,但大多数时候只能忍。”

“自那以后,陛下渐渐急躁又易怒……”

安主任听了文浩的七拼八凑的翻译:“给一针止痛,维持到能平稳上山就行。”上山以后自然能找到病根。

“是,安主任。”文浩从背包里取出最寻常的止痛针,给润和帝打上。

也不知道润和帝是疼得狠了,还是昏睡,挨针一点反应都没有。

白奉御出宫前,被皇后嘱咐过,大郢百姓安居乐业最重,陛下素来励精图志,不论是什么治疗方法,只要能好起来,定然不会拒绝。

所以,白奉御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现在的他真是束手无策,想到这些,心情忽然低落。

止疼效果发挥作用后,润和帝的呼吸和心跳渐趋平稳,有时颠簸得厉害,脸上也不再有痛苦的表情。

白奉御望着文浩格外年轻的脸庞,不由地想捂脸,医仙们如此年轻,医术却如此精湛,说后生可畏虽然不恰当,却可以反映他的真实内心。

禁军们惟恐在隘口再次遇袭,出动了不少人手占据攻守之地,等一行马车顺利通过以后,开路的、断后的,训练有素地排布,确保上山之路万无一失。

白奉御知道皇后和太子上山遇袭的事情,润和帝因此抓

了一大批人,

从帷裳向外张望,

发现马车已经离开隘口,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在禁军的护送下,马车队比预计的时间还要早两刻钟,到达了飞来峰山脚下的桃庄。

禁军的调度能力非常强,将修建帝陵的能工巧匠和绳索送来后,立刻撤离运送的马车和牛车队,腾出空地给护送润和帝上山的车队。

漆黑的夜晚,火把再亮,能照亮的区域仍然有限。

对于修复“梯索”的工匠们来说,这样的夜晚非常危险,一脚踩空就再也再不到明日的太阳。

正在这时,留守在山上的旅贲军下到半山腰,送下许多“头灯”和应急手电。

上山的工匠们在旅贲军的示范下,戴上头灯,腰间系着绳索,打开头灯尤其是狼牙手电,打开以后对大郢人来说,简直是一轮小月亮。

这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

这些能工巧匠们被选入修建帝陵的名单时,就知道帝陵修完之时,就是自己身死之日;临出发时,家人悲悲切切,以为再也见不到。

万万没想到,竟然收到“帝陵停修”的文书,不仅如此,他们还被送回国都城,好好地睡了一觉,吃饱喝足后又被送到这里。

来的路上他们非常忐忑,生怕这又是一项“有来无回”的修建,但看到从山上送下来的物品,以及禁军们送来的吃食,种种迹象都说明,这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修建。

工匠们一个个乐开了花。

修建帝陵的工匠们面对“医馆与崔家军工匠们合作的梯索”,起初还有些挠头,听了旅贲军的讲解以后恍然大悟,妙啊!

七道梯索的架构还在,但需要加固,今晚的重要任务是更换所有磨损的绳索,确保润和帝能万无一失地上山。

对于润和帝下令停建帝陵,工匠们心怀感激,很快分工分配绳索,又有照明工具的辅助,只花了两刻钟就更换了半山腰向上的第一道梯索。

第一道梯索完成,工匠们上山更加容易,运送绳索也更加方便,就这样,一道又一道,当更换完毕第四道梯索时,山下一片火把的亮光,润和帝的马车到了桃庄。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文浩和白奉御同时发现,润和帝的生命体征不稳,立刻拿出氧气枕、连接呼吸面罩给他戴上。

白奉御在与安主任通过视频交流后,给润和帝扎了针,确保他能度过上梯索的时间。

禁军们反复试用第一道梯索,再三确定安全无虞以后,才将润和帝专用的轿篮绑好,文浩紧靠着站好,一起向上。

等润和帝上到第三道梯索时,工匠们已经将所有磨损的绳索全部更换完毕,站在飞来峰顶俯瞰时,更加确定天亮以后就可以下山见家人了。

一想到家人,工匠们忍不住鼻子发酸。

就这样,一道又一道梯索,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润和帝的轿篮上到第七道梯索,文浩打电话通知抢救大厅。

凌晨四点半,润和帝的轿篮停在梯索道口时,医护们和推车刚好到达马路和树林的交界处。

文浩长舒一口气,对着电话:“郑院长,安主任,我们到了。”

医护们将润和帝搬上推车,平稳地推进医院,小心谨慎的程度不亚于搬一尊珍贵的瓷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