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章 第 36 章(1 / 2)

加入书签

阴天没下雨, 一行人小心注意着脚下。三轮车行了半小时,步行行了半小时,总计一小时才到达山里头。

说是山里, 而真当所有人顺着小道进入内部区域后,发现山里有一片宽阔的平地。三三两两的自建房屋坐落在其中, 四周全是当地人自发种植的田地。

道路并不是齐整的,上面带着点坑洼,弯曲向前。若是碰上雨天,这些道路必然会出现不少水潭。

秋日到来, 整个世界不再是满目绿色,然而常青的植株依旧在,绿色和棕黄色以及一些红色搭配,连带上不少这时段才会开的花朵, 使得整个地区恍若避世仙境。

在场几个人都经历过不少艰难环境, 一看到眼前这场景, 第一时间为美景而心动,第二时间则是觉得居住不会很方便。

贺君看到这么多植物, 已经可以想象这儿的生态会有多么自然。城市里的各种便捷设备,这儿估计只会拥有一部分, 还是功能极简化的。

他问起老农:“你们空调和洗衣机都有了吗?”

老农应声:“哎, 这些有了。冰箱也有。”

他连连点了几次头, 又说了一声:“不是每个房间都有的哈。太贵啦, 运进来不方便。一家基本上就一台。”

众人点头, 非常能理解。

这山中村用电都要额外连,这些需要大量用电的设备就算放在家里, 平时也很少开。

老农很快将他们送到了一栋屋子那儿。

屋子是平房, 但面积极为大, 一眼看过去不知道里面到底能有多少个房间。屋子前面有一块场地,正好够节目组放下自己的东西,也够节目组用来拍摄。

贺君和关正阳还在四下打量,就听老农开口:“哎,这是你们住的地方。要干活的地方不在这。”

两人当即看向老农。

关正阳想到进来时的状态:“不会要翻山越岭去种田吧?你们田种在山上头啊?”

老农看两个艺人一副不知道人间疾苦的样,直摇头:“不然就这么点地,怎么吃一年哦?”这位老人本来还对新来的这批人有点指望,现在来看他们怕是拿个租金应付完拍摄就够了。

贺君更关注的是:“种在山上的话,你们往下运输怎么运?”

/>

贺君和关正阳同时顿住。两个人都见过农田,很清楚收割后的水稻田有多少量。这么多水稻纯粹靠人工运输下来,相当费力。

贺君思考了下:“今天方便上山看看么?”

老农抬头看了看天:“行。但得快点。再晚就来不及了。”

于是节目组立刻分成两批,一批留下来整理行李,另一批则是跟着贺君还有关正阳一起上山。

有当地人带路,上山非常方便。众人一路沿着道往山上走,走了一会儿上了坡道,贺君才发现自己所猜想的山上种植水稻和老农们所说的山上种植水稻不同。

这个山中村所谓的山上水稻种植,是在坡度极为缓和的向阳山坡上。地面被开垦后整体类似于梯田,每隔一段距离有一块平整的不规则水稻田。

一层一层上去,肉眼所能看到的是,哪怕最顶端也是有水稻田的。

水稻田边被泥土围住,部分地方还零星种了些果树。树能够很好固定住泥土,减少山体滑坡情况。果子也算能添一口吃的。

上山有专门的石头道。下山该也是一样的道路。路宽度一米有余,最多也就供两个人走。在不少地区已经进入收割季的当下,这山中村还没进入到彻底收割的时候。

贺君在研究所试验田基地待了三个月,很清楚面前的水稻品质不算高。每亩……也不知道这里按不按亩来算,总归产量确实不会太高。

坡度缓和不代表可以充分机械化。

贺君开过的所有拖拉机都没法在这种水稻田里使用。最小型的拖拉机也只更适合山中村平原一般的地带。而这山上开一小段恐怕就要扛拖拉机换地方。

拖拉机都没上山的路。

想要机械化,恐怕花的时间反而比人力都多。

关正阳没在研究所工作过,贺君和他分析着:“这里如果机械化,最多也就能使用无人机施肥。但村里头肥料应该和外界的肥料不同。应该是自制有机肥。要是买肥料还得从外面运输进来,很麻烦。”

这些年上面各种福利到达下面,村子里发展其实比最初好多了。

但即便如此,年轻人还是在往外跑。贺君猜测着当地人的想法。更优质的水稻种植起来带有一定风险,更便捷的交通回本不可见,这些欠缺的地方让当地人不想花费大精力去折腾。

光改变这两点,反正也不能让年轻人回来。费钱费力效果一般,谁乐意干呢?

正如贺君所想,老农开口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这样。他注视着本地的农田:“咱们这地方,田里直接养鱼养鸭。谁家要是养东西的,再弄点肥,够嘞。”

老农从路边树上扒拉了两柑橘,递给贺君和关正阳:“我们习惯嘞。你们倒是过来怕是不习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