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9 章 太宗上位计【三一】(2 / 2)

加入书签

不应该暗示一下手底下的臣子,让他们追忆自家君主的雄姿英发吗?

哦,你说赵光义的臣子没有这个记忆啊,对不起,打扰了。

【这场封神之战也为赵光义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让他万万不能忘记自己的“高光时刻”。

物理意义的刻骨铭心。

在高梁河之战之中大腿之上所中的两箭,成为宿疾,从此岁岁必发,后来更是因为此伤的并发症而亡,是他光辉峥嵘岁月的见证。】

好一个光辉峥嵘岁月的见证。

听闻天幕所言的众人终于难以克制自己的笑意。

好吧,他们必须得承认,只要丢脸的主角不是自己,那么听到天幕如此调侃与内涵,的确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意趣呢。

哎,怎么办,为什么天幕不能让他们同步观赏一下那位名叫赵光义的皇帝的表情呢?

【当然,这场战争的余韵也十分绵长,前面不是说了吗,因为逃跑的速度太快,赵光义与大部队脱离了联系,宋军

() 发现无法获悉太宗所在,便以为宋太宗已经祭了,于是便有人开始想要推举随军征战的赵匡胤之子赵德昭即位。

不过很可惜,摆脱了辽军追兵之后,赵光义又辗转与前线取得了联系,众人只好含泪作罢。

但也正是因为此举,让赵光义感受到了虽然赵匡胤已经死了,但是人家作为一个开国之君所具有的威信却并没有消散,于是开始着手整顿这一现象。

才有了之后赵德昭自杀以证清白之事。

总而言之,高梁河一战,宋军的精锐部队折损惨重,让原本先天就有些不足,后天积弊已悄然开始积攒的宋军雪上加霜。】

赵匡胤:……

怎么,你一个皇帝都弃军而逃了,既然联系不上你,那么推举他一直与军队同在的儿子当皇帝又有什么不对的。

这种事情在史书上不是屡见不鲜吗?

这岂不是正说明了德昭之优秀?

怎么就你赵光义要逼死亲侄子?

还是两个!

不错,等此次天幕结束,他把赵光义解决掉,就开始如此为德昭做势。

【但是赵光义虽然遭遇如此惨败,不过此时的他对于燕云之地,还是有些想法的,之后的两年间,辽宋之间摩擦不断,互有胜负。

赵光义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燕云动向,还联络北边的其他部族一起围堵过辽国。

当然,对于赵家皇帝的骨气,也不要有过高的期待,太平兴国七年的时候,赵光义也曾经趁着辽朝新帝即位之时向辽国谋取和平发展的机会,却没有收到辽国的回复,这对于仍旧处于战时的两国而言,无疑于是拒绝的信号。

已经将国内继承人的问题解决完,颇为得意的宋太宗对于倒凑辽国的热情也没有他的后代这么热衷,于是便继续加紧了对辽国的备战。

他坚信上一次北征失利,一定是因为准备仓促的缘故,只要他宋军拥有长期的准备,定然能够万无一失。】

听到这个万无一失,李世民已经有些想笑了。

这个赵光义是怎么做到的,虽然一次胜仗都没怎么打过,但是却对于自己统军的势力拥有这么大的信心?

哪怕是他,也万不可能在开战之前认为自己可以万无一失。

轻敌可是兵家大忌。

算了,也不知道这个赵光义读过兵书没有。

大概率是没有的吧。

【赵光义这么普通却还能如此自信,一方面自然是他对于自己军事才能一以贯之的错误预判,另一方面,也是他对于情报工作的错误预判。

他又一次听信了自己想要听信的奏报,认为辽朝如今“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是攻辽的绝佳机会。

于是宋太宗不顾朝中文臣的反对,于雍熙三年,发动了宋太宗在位时期最浩浩荡荡的一次北征,是为雍熙北伐。

比较有意思的点在于,这个情报我只能说,你完全不能说他错。但是说他对吧,也只能说,对了,但没有完全对。从字面意思看,好像每一个字好像都没什么大毛病,但是跟现实有上那么亿点点的差距吧。】

赵光义:……

说好的辽国孤儿寡母,国力不稳的呢?

谁知道会是这么个情况。

武将们敢怒不敢言。

什么情况?

虽然辽国的确比设想中强大,但是……

雍熙北伐失败的如此惨烈,官家的责任可一点不比错误的情报小。

更何况……

说句大逆不道的,听信错误情报的,不也是官家本人吗?

【先说这个“契丹主少”,当时在位的是辽圣宗,雍熙北伐之时,辽圣宗还不到十六岁,对于三十八岁才登基当皇帝,对于四十多岁的自己还能评价为“年少”的赵光义而言,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契丹主少”。】

不到十六岁怎么了?

你不能因为自己十六岁的时候一事无成就瞧不起别人的十六岁吧。

刘彻有感到被冒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