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0 章 唐宗其五(1 / 2)

加入书签

【提起唐朝亲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想必是玄武门之变。

当然了,知名度最高的是玄武门1.0,事实上还有2.0,3.0和4.0。

真是好一派合家团圆,都搁这玄武门搞家庭聚会团建呢。】

唐朝诸位皇帝:……

天幕你收一收语气里的幸灾乐祸吧。

谁家庭聚会在玄武门举行啊?

不过每次在玄武门聚会,是挺热闹的。

算了,他们都习惯了。

还没习惯的李渊则破口大骂。

“秦王!看看你开的好头!”

李世民也不是很理解,怎么都玄武门呢?你们后世之人能不能不要剽窃前人的灵感,换个门行不行啊?

【而关于唐太宗本人的亲情组最热组合,那必然是话题度爆表的玄武门1.0版的相爱相杀了啊。】

提到玄武门,还亲情组合,李世民心头划过了一丝离谱的猜想。

应该不会吧。

不至于如此阴间吧。

但天幕显然狠狠敲碎了他的美梦。

【没错,那就是千里情缘一箭牵的绝美兄弟情啊。】

李建成:???

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

【《资治通鉴》更是夸大其词,表明是李元吉先射箭不中,遂李世民被逼无奈,引弓射杀李建成,一箭封喉。你看,他都不鸟李元吉诶,他满眼都是李建成。

这何尝不是一种深情呢?】

李世民:???

是指他斩草除根毫不手软软禁亲爹,干掉两位兄弟家十位男丁后嗣的深情吗?

这种话他自己都编不出来。

算了,被逼谋反什么的,还是别人先发制人自己被迫反击,这都是后世人的偏爱啊。

他就全盘收下吧,只是……

他不是很想跟自己的亲哥组成那什么相爱相杀的组合。

李元吉有被冒犯到。

不可能,绝不可能。

他的箭术还没有这么差。

但是天幕提醒他了,从此之后他进宫都得随身带上防备的武器。

李建成则表示,这样的在意他敬谢不敏。

【而父子之间,亦满是深情。

好吧,主要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你看李世民登基之后,李渊并没有被卸磨杀驴,甚至感觉李渊过得更加滋润了,在大安宫中专心造人,六十岁的高龄还能保底生出两位皇子,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能力。

你杀我两个儿子,我就再生两个,质量守恒定律诚不欺我。】

李渊:……

他没有这个意思。

这能一样吗?

什么大安宫,什么深情,这不就是变相的软禁吗?

李渊心梗了。

【没事干等突厥臣服了还能举办举办酒宴耀武扬威一

下,仗不用自己打,钱不用自己赚,但胜利可以自己炫耀,何其潇洒。

这简直就是大唐最舒服的太上皇啊,看看其他太上皇吧,羡慕的都快哭了呢。】

已经是太上皇的李渊表示很困惑。

自己是开国皇帝,肯定是第一个太上皇吗?

所以他们大唐到底还要出多少个太上皇啊?

不愧是李世民的子孙,学得就是快啊。

活学活用了属于是。

还有,他其实也没那么想办酒宴。

很累的好不好。

【虽然唐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到一定份上,最多的时候可以六帝同堂,20位登基的皇帝中只有6位是正常继位的。

但仔细翻一翻史料,又觉得很离谱,因为唐朝,尤其是初唐的几位皇帝,竟然还格外感情外露,重视亲情,某种程度来说,唐朝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离谱、荒诞又瑰丽的朝代。】

此言一出,莫说是唐朝之前的皇帝们了,便是连京中的百姓,也都目瞪口呆。

好家伙,六帝同堂?这啥意思啊?

他们贫乏的想象力简直难以进行合理的猜测。

20位皇帝只有6个是正常继位的,这可真是竞争上岗,毫不手软呢。

【二凤陛下虽然自己是竞聘上岗的,但是对于儿子,那绝对是亲情管够。如果说李渊是因为端水失败导致夺嫡,那么唐太宗晚年的夺嫡主要就是因为太宗对于儿子的溺爱。】

李世民:???

所以不只是谋反,还有夺嫡?

他不太明白,自己拥立承乾之决心还不够足吗?如何便会夺嫡?

李建成和李元吉则嗤之以鼻。

呵,这叫自食恶果。

【譬如魏王李泰,是史书盖章的“宠冠诸王。”

李泰身体肥胖,二凤陛下却只担心儿子这么胖走路该有多辛苦啊,特意允许李泰的轿辇直接到朝所,不必辛苦步行。

咱就是说,还是让他动动吧,不然尽管后期心情抑郁,说不定还能多活两年呢。】

李世民暗自嘀咕道,自己分明在看完上一次天幕之后便开始让皇子们运动起来了。

但是,也不能一蹴而就嘛。

看他们这么辛苦,做阿耶的,当然会心疼啊。

【非但如此,二凤陛下一开心就喜欢赏赐魏王,经常赐泰物万段,远超太子所得。而听到官员的谏言之后,我们的小机灵鬼二凤如何愿意减少赏赐伤了爱子的心呢,那当然是选择提高太子的待遇,取消了赏赐太子物品的限制。

虽然他分明之前还告诫过其他诸王,说不愿多给你们赏赐,是怕你们骄奢淫逸。】

看到旁边观音婢明显不支持的表情,李世民悄悄后退了一步。

咳,这个嘛,肯定是因为他们生母早逝,自己想要补偿。

嗯,定然是如此。

趁着长孙皇后还没有说话,李世民率先表示:“我之后一定注意。

至于是不是真的注意,到时候再说吧。

【李泰如此,对于从小长于他膝下的晋王更不必说。

分明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在李承乾被废之后,唐太宗原本想改立李泰,群臣赶紧进谏表示,那快让晋王去该去的地方吧。

可二凤陛下闻言,涕泗横流,表示,我不能。】

贞观群臣有点麻了。

虽然他们早就已经对自家陛下对于孩子的溺爱有所猜想,但没想到随着年岁日久,这症状怎么还越来越严重了呢?

主要是,好像靠进谏也是管用,但不多。

李世民却心思敏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