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7 章 曹魏其四(1 / 2)

加入书签

【说起这三位错综复杂的父子感情,我只能说,贵圈真乱啊。

曹丕,一个三曹之中文风最特立独行的那个,一生致力于成为父亲眼中最棒的儿子,为此,甚至还跟隔壁孙权暗戳戳竞争上了,这事我们按下往后稍稍。】

看着周遭人震撼的目光,曹丕赶紧摇头。

不,虽然他确实一直记挂着他爹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可他还不至于傻到真以为他爹会把位置传给孙仲谋好吗?

【而曹操嘛,显然没有体味到自家二儿子那颗纤弱敏感的文人之心。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继承人一点危机感,曹操一会儿喜欢文采斐然,独占八分鳌头的曹植,一会儿又喜欢少而聪颖,却早夭的小儿子曹冲。

整得曹丕郁郁寡欢,总觉得他爹不爱他了。】

曹丕捂脸,表示,能不能不要再提他觉得他爹不爱他了这种事了。

如果知道那句话会被一直提及,他绝不会说的。

还什么纤弱敏感的文人心。

怎么这么奇怪。

他是有野心,想要以魏代汉,成就一番事业,才会惶惶然,好吗?

还有,他只是写诗的时候比较有代入感,可他平时,不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啊,他文武双全的,好不好。

【而这段所谓夺嫡故事,最大的赢家是曹丕,最大的受害者,好像还是曹丕。因为这故事越传越离谱,待到南北朝时期,更是在曹魏黑料大师刘义庆的手下,完成了绝美的蜕变。

从此,大家对曹丕的第一步认识,或许便是著名的七步成诗了。】

七步成诗?

三位曹姓文学家同时发出了一样的感慨。

这有何难?

不正是如人饮水一般简单的事吗,缘何要拎出来说?

这也不是什么不能启齿之事,怎么还成了黑料了呢?

【据说,曹丕登基之后,因想起之前差点被曹植夺取王位一事心怀怨怼,曾下令让东阿王曹植于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若作不出来,便要处以他死刑。】

曹丕:……

说真的,他看起来像是这么蠢的样子吗?

他若真要杀子建,他不会找一个体面一点的理由吗?

他找这么个莫名其妙的原因,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吗?

他悟了。

一定是他根本不想杀子建,所以找了个难度这么低的任务让子建去完成。

曹丕面无表情地想,不,还是好愚蠢啊。

这么蠢的事,肯定不是他干的出来的。

【曹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闻此诗,甚感羞愧,遂作罢。】

曹植刚刚就差点炸了。

他阿兄才不是这样的人!

听到这所谓是他作的诗句,差点原地升天。

这么简陋朴素的诗句,怎么可能出自他之手。

曹丕反倒是大松了一口气。

啊,一听就不是子建的文风啊。

难怪是黑料大师,这合着根本不是真事嘛。

原本听说手足相残脸色有些不佳的曹操此刻总算是放下了心。

一方面手足相残固然让他心忧,但这种毫无政治智慧的泄愤方法更是差点让他直接撅过去。

【但若我们稍稍了解一下曹魏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根本不是如此。曹植他本人,是曹丕最大的粉头迷弟啊。而且他自己并没有夺嫡跟兄长竞争之事有过剖白,就是剖白的过于感情丰沛,所以更加缱绻。

他以鸳鸯、比翼鸟比喻兄弟二人,要知道,这可全是夫妻的意象啊。

“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

嗯,曹植,或许,你知道吗,你跟你哥的骨科这么火,全是你的功劳啊。】

曹植拍案而起。

“天幕,你敢不敢再往后念几句。”

这么大的"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你是看不见吗?

好的,是看见了,就是因为看见了,所以才知道他说的是他与阿兄之事是吗。

真是一点正事也不往脑子里装啊。

【首先,迷弟第一要务,平等地仇视他哥每一个至交好友,哥哥有我一个好兄弟就够了。

众所周知,曹植讨厌吴质,俩人经常写信互相阴阳。此外曹植笔下之小人,是特指之意,通常特指司马懿。】

这下连曹丕的眼神也变了。

嗯,子建他确实不喜欢季重和仲达。

但他没想到是这么个原因。

那子建的占有欲,是不是太强了一点。

曹植百口莫辩,当然不是这个原因啊。

他的讨厌都是有理由的,是正当的,好不好。

他不喜欢吴质,是因为先前吴质与杨修之事,而他讨厌司马懿,则是单纯因为那就是个小人。

天幕之前不还说那司马懿是摘桃大师,只有在他阿兄面前装的忠诚。

看看最后呢。

他多么有理有据啊。

【其次,不怕迷弟够疯狂,就怕迷弟有文化,会产粮。要知道,曹植本人是圈内第一文手大触,仅凭一人之力,便撑起曹魏半边天啊。】

曹植的目光有些茫然。

产……产粮?

他不种粮食啊。

而且靠写文种粮食,什么天方夜谭。

【在吹曹丕之事上,曹植称第二,那便没有人可以称第一了。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尊肃礼容,瞩之若神。”

他是真的觉得他哥像天神下凡耶。】

曹植没觉得自己写的哪里有问题,但是在天幕这样夸张的语气之下,他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

难道是自己的用词太浮夸了吗?

曹丕第一句见过,

但第二句没见过(),看来是之后写的。

但分明当时看完那篇文?()?[()]『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没觉得哪里很奇怪。

所以难道是他自己也很自恋,没事把自己当成子建心里的神吗?

曹丕忍不住浑身打了个寒战。

太可怕了。

【他们兄弟二人感情曾经很好,毕竟曹操早年南征北战的,应该主要对孩子采取放养的手段,所以一起长大,感情不会不好。

建安十六年,曹植随曹操外出征战,不忘写下《离思赋》与留下监国的曹丕唱和,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

外出征战之时,也万万忘不掉兄长的嘱托,不忘问钟繇去讨要美玉,何等兄弟情深啊。】

曹操表示,好一个兄弟情深。

具体表现就是外出打仗只记得要美玉是吗?

作为辛苦打仗的老父亲,已经快气死了。

是为父太碍眼,阻碍了你们兄弟之间的真情流露。

【但毕竟生在那样的家庭之中,权力的倾轧之下,再美好的感情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曹植作为继承人的有力冲击者,慢慢被曹丕疏远了起来。

曹丕继位以后,又因为曹魏轻宗室的政策使然,愈发冷待。

但迷弟曹植如何能忍受这样的苦闷。

他忍不住一起给哥哥写信写诗送礼物。

并且学习了曹丕的写作手法,也开始写起了怨妇诗。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此句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远在东吴的孙权想起了之前曹丕给自己寄来的那本诗集的冲击。

他无法想象,原来你们曹魏都是这种风格的。

还好自己只是虚与委蛇,要不真把儿子送去做质,回来得变成什么样子,他都不敢想象。

还是实用主义最佳。

【可惜,襄王有意,神女无情。曹丕对曹植还是冷淡如旧,黄初六年,经过曹植的不懈努力,承认自己之前任性犯下的错误。果然,弟弟一认错,就又重新获得了兄长的喜爱。

曹丕非常顺路地“幸植宫”,并与曹植相谈甚欢,赏赐丰厚。

眼看美好的感情便要重新弥合,谁料风云突变,曹丕病逝于黄初七年。】

曹植:……

突然得知他阿兄的死讯,有点猝不及防。

这么一说,感觉他真的好倒霉。

曹丕表示,原来自己才当了七年皇帝啊,难怪仲达可以历四朝了。

【重头戏来了。曹丕去世之后,曹植自然痛彻心扉,一直写文纪念曹丕。最为著名的,还得是《文帝诔》。

要知道,他给他爹写的诔才六百多个字,却足足给他哥写了一千两百多个字。这是何等的重视!

而且,情到深处,难以自禁,曹植写着写着,就全然忘却了诔文的格式,直接写成了抒情调的赋。】

曹操无言以对。

兄弟相亲是好事,但是能不能不要带上他爹,还

() 特意对比。

这意思是说,在子建心里,他只能比得上半个子桓吗?

【而且在《文帝诔》中,曹植许下了生死不悔的诺言,直言表示:“追慕三良,甘心同穴”,即愿意与曹丕一起赴死。

哇,他真的好爱他哥哦。

当然,被他侄子敬谢不敏了。】

曹植:……

曹丕:……

还是别了,真跟他一起死同穴,就更讲不清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