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8 章(2 / 2)

加入书签

他们实现了……不,那句话的语气,他们还没完全实现。

但他们走在一条通往光明的路上,走在一条已经见过了无数辉煌成就,于是有着足够底气正在迈向未来的路上。

苏辙伫立在原地,脑海中回荡着那个萦绕不去的念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再比如旧党最为后世人唾弃的一点,元佑弃边这件事上,苏辙也少不了存在感。

啧,有一说一,蜀党那么多人,苏辙你的主张其实是最保守最不合群的这是可以说的吗?

结果蜀党说是以大苏为精神领袖,不拘于新旧党之说,有纵横家的习气,只支持有益处的政策,看重的是实际效果。

实际操作上还是跟着苏辙这个政治领袖的路线走,保守到苏轼这个精神领袖都因此显得格格不入,时常被人锐评说宛如新旧党争第二方集团了:

新党,旧党,苏轼——很合理啊也!】

后世人说话的语气依旧带着点开玩笑似的戏谑,

然而在场听众却都分不出心神,因为最后那个苏轼立场的笑话而被逗乐了。()

?想看浮笙闲写的《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第 128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弃边。

——旧党未来是疯了吗?!

不管自己此刻的立场为何,思维在终于可以迟缓转动的第一刻,所有人心中都不免发出这样的质问。

空气中的压抑,接近凝滞般沉重。

坐在上首的皇帝,此刻不阴不阳,冷笑了一声。

“苏卿。”他叫的很亲近,语气也有点温文的柔和。

章惇先前和苏轼闹出来的戏码,他在上首看的一览无遗。此刻当然不用询问,也能知道当事人确实在场。

也没人会把这个名号误认为是他者。满朝堂是呼吸接近静默的安宁。

——“臣在。”

在苏轼惊慌的眼神中,苏辙面不改色地出列。

朝着上首,他干脆地行了最郑重的礼节。

……他自己也觉得,未来的他可能真的疯了。

天幕的话语还在继续。

【熙河开边的功过,光是宋朝当代就有不少人进行分析和辩证,这里我不太想赘述。

一句话,失地是收复回来了,王韶打仗确实值得称赞,夸夸他的功绩。

尽管有踏白城之战这样的败绩——但是人王韶当时被喊回京城去了,手底下人冒进打出来的败仗,最后还得靠他闻讯疾驰回去调兵遣将,收拢残军,把敌军重新打到投降为止,怎么看锅也不该他背。】

哪怕心里还为着旧党弃边这事恼火着,在听到宝贝爱将功绩的那刻,赵顼的神色也是和缓下来的。

赵顼:下属在他不在的时候冒进打的败仗,当然不能算在子纯头上了!

他说的,没人能反驳!

【然而后续的政权建设实在太花钱了,“自开建熙河,岁费四百万缗”,旧党党人觉得接受不了这样的国防费用,不如每年送送岁币岁赐得了。

……

我就问,谁家王朝会因为家里没钱,就抛弃自己收复回来的失地啊?!

——哦,元佑旧党主政的大怂会啊。】

赵匡胤被这阴阳怪气臊得脸红,却是第一次不觉得后世人骂得憋屈。

人高马大的武人站起身来,抽出身旁的宝剑,忍不住心头那团火气,一脚踹翻了自己原本坐着的椅子,口中骂骂咧咧出了声。

“可不是怂吗!后世人骂你们可真骂到点子上了!”

他难道不穷吗?!他也穷得要死啊!收复燕云十六州还得攒钱攒着呢!

但他说过他不要燕云了吗!他攒的钱难道不就是为了燕云要花出去的吗!他这钱就算花了也是心甘情愿的!

“——哪有因为钱不够,就要把好不容易收复回来的地再弃了的?!”

“那原来花费了的那么多心思又算什么?原来花出去的钱,不都相当于直接打了水漂了啊!”

他算算账,感觉自己快疯了。

都知道那地岁费四百万缗了,你现在丢出去,那得是多少万缗相当于直接白花啊!

【再加上和新党各个方向上的恩怨情仇,司马光打算和西夏议和的风声一放出来,韩维就为首上书请弃地,认为“兵之不可不息者有二,地之不可不弃者有五”,并提出“尽以向者王师所得土地还赐夏国”。

这其中不仅包括了王韶熙河开边拿下来的领土,还包含了元丰四年五路伐夏得到的寨、城、州。】

不用赵顼出声,原先因为蔡确的事情就已经出了一身冷汗的韩维,此刻膝盖直接一软,砸在了地上。

多可笑啊,他原本是官家潜邸里的旧臣,昔日淮阳郡王、颖王的王府记事参军,今上登基之时被留以辅政的人选,妥妥的皇帝亲信。

王安石之所以能够进入今上的眼中,还是他韩维帮忙牵线搭桥,在皇帝面前极力推崇他的为人和主张,最终促成的。

——最后怎么会变成那样呢?

韩维不敢去找兄长的目光,只自己失魂落魄地想着。!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